媽咪的夢靨:寶寶過敏了!

過敏是什麼?

近年來醫學界已經瞭解了遺傳性過敏病基本上乃是一種與多重基因遺傳有關的慢性過敏性發炎反應。此炎症反應會因受到各種誘發因素的激發造成臨床上的過敏發作,而其發作的部位則與其所遺傳到的各別器官異常有密切的關係。

當此炎症反應發生於支氣管時我們稱之為氣喘病, 發生於鼻腔、眼結膜時稱之為過敏性鼻結膜炎,發生於胃腸時稱之為過敏性胃腸炎,而當其發生於皮膚時我們稱之為異位性皮膚炎。

過敏病的發生和環境有密切關係

基因方面,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有過敏問題,生下的孩子過敏機會就會提高。至於環境方面,因為現代生活中有太多有害物質,導致身體的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才會引發種種症狀;另外,壓力也是引起免疫系統混亂的因素之一。

基因無法改變,難道只要避開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就不怕過敏嗎?

根據國內一項「十大食物過敏原調查」顯示,蛋白、小麥、花生分別位居國人食物過敏原前3名。調查結果排名如下:

  • 1. 蛋白
  • 2. 小麥
  • 3. 花生
  • 4. 螃蟹
  • 5. 蜂蜜
  • 6. 牛奶
  • 7. 奇異果
  • 8. 杏仁
  • 9. 牡蠣
  • 10. 芝麻

不過,專家提醒不要因噎廢食,重點在於「多樣化嘗試」,不要只吃固定的食物,因為每個人對於過敏食物不同,仍要觀察才是最準確。

若家中已有過敏病人的懷孕婦女,若能與小兒過敏免疫學專科醫師密切配合,針對其母親年齡,飲食,周遭環境,生產方式給予適當建議,並教導懷孕婦女及其家人針對子宮內懷孕的胎兒以及出生後六到九個月內的新生寶寶儘早給予適當的過敏防治,則可將其日後產生遺傳性過敏病臨床症狀的機會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