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entry健康保健室
藉由和專業醫師、藥師、營養師的合作撰文
拉起你與健康生活的連結,照顧你生活每一刻!
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的病患都需要使用類固醇治療,只要聽到藥物裡含有「類固醇」三個關鍵字,大家就會張口結舌,露出恐慌的表情,其實,正確使用類固醇,可快速控制過敏症狀盡早痊癒。
什麼是類固醇?
類固醇名為「副腎上腺皮質激素」,是人體內即可自行合成的腎上腺荷爾蒙的一種,具有抗發炎、免疫系統調節及止痛的作用,對於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腎絲球腎炎、發炎性關節炎,以及氣喘、過敏性疾病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為什麼要使用類固醇?
過敏是免疫細胞過於活躍,造成皮膚或是呼吸道等器官發炎,臨床上使用類固醇治療可以降低身體過於活躍的免疫細胞和抗發炎作用,待病情獲得控制後,醫師就會把類固醇用量慢慢減輕,這個過程需要充分的耐心以及配合醫師的指示。
類固醇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副作用包括:變胖、月亮臉、青春痘、水牛肩、骨質疏鬆、皮膚變薄、容易感染等,這些副作用通常和「劑量」、「使用時間長短」有關,以服用高劑量、長期才有嚴重副作用的風險。如果出現副作用時,可以與醫師討論,基本上,只要遵守醫師的指示,類固醇是十分有效且安全的,不要因為害怕而使病情惡化。
類固醇的注意事項
- ✦ 按時吃藥:建議於早晨服用,因為此時人體自然分泌的類固醇濃度較高,較符合人體正常的生理狀況,也可以降低失眠的機率。
- ✦ 切勿自行停藥:對於長期使用類固醇的患者,自行停藥可能造成噁心、嘔吐、食慾降低、頭痛、發燒、嗜睡、肌肉或關節疼痛等戒斷症狀。
- ✦ 不可自行調整藥物劑量:自行增減藥量可能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或是增加副作用的風險,即便症狀控制得宜,也必須要有醫師及藥師的指示才能調整藥量。
- ✦ 留意血糖變化:因服用高劑量類固醇可能導致高血糖,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必須定期測量血糖病患,若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回診請教醫師。